西安高新区:产城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看见高新时间:2023-08-19 09:54:59

近日,走进位于西安南部的丝路科学城里,和利时西北总部基地项目正在进行室内安装;中电科太极西安产业园项目已封顶;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完工;永安渠商旅文化街区永安领汇中心一标段主体已全面封顶……一个个支撑“双中心”核心区建设的重点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一座集聚创新与科技、生态与宜居的现代产业之城正在成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缩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写意:新兴产业“延链聚力”

在进入丝路科学城的必经之路西太路上,行驶的车辆川流不息;在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西安电子谷核心区)里,与时间赛跑的上班族脚步不停;在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内,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正在为光子产业各类创新主体打通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化批量供货的完整链条,产业聚集推动城市发展的效应正在加速显现。

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 供图 西安高新区

“2年前,丝路科学城对于大家而言只是一张图纸,一个规划;2年后,这里快速发展成为承载千亿级新兴产业和容纳数十万人口居住的城市新区,这样巨大的变化和蓬勃发展的态势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了产城融合带来的改变。”市民张女士感慨道。

对于西安高新区而言,丝路科学城的建设不是简单面积扩大、项目叠加的升级,而是在国家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瞄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让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的升级。因此自建设伊始,丝路科学城就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不断探索开拓,通过集聚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形成“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以“一院一所一校”模式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加速实验室科技成果向市场端转化效率;布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形成光子、新能源等硬科技应用新优势。

三星半导体二期项目 供图 西安高新区

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科学城内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三星二期,比亚迪20GWh、12GWh动力电池、新能源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推动光电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向产业链前端迈进。围绕光电子、汽车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而聚集的企业近4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7家;全区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5项,拥有近40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超800项。2023年上半年,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新能源新材料实现总产值1743.4亿元,同比增长19.8%,千亿级未来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在新能源领域,区内企业华秦新能源掌握的小功率水电解制氢装备技术,成功填补可再生、清洁能源在连铸坯切割工段应用的空白。依托特变电工、烽火光伏、陕西光伏和创联新能源等企业,构建起‘能源物联网+风光储输一体化+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平台’的新能源体系。在新材料领域,以陕西有色、华秦科技为代表的行业领先企业已在各自领域形成产业规模。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实现了对发光层材料、通用层材料的全覆盖;西安瑞联年产50吨混合液晶显示材料生产线第二期工程项目,致力于液晶显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材料、医药中间体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模式让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企业纷至沓来。”西安高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丝路科学城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的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倒逼国内技术攻关,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同步规划产业集群,统筹协调各区域间的生产要素配置,打造更加有利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环境。而这也为其成为全国第一个“双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工笔:宜居宜业加速引才

西安市第一医院新院区·高新区人民医院、覆盖幼小中的十余所“名校+”学校、高品质住宅、永安渠商业街、海绵城市生态公园、丝路创智谷、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丝路科学城内,围绕着生活需求的配套项目鳞次栉比。结合自身优势的“科教文化宜居区”正在加速释放吸引力。

“以往对高新的印象多是企业和产业项目,但是走了一圈科学城后,我们看到相关的住宅、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完善,尤其是看房时自己就喜欢上小区的景观绿化,户型通风采光极佳,距离单位开车也仅需10几分钟,这样的小区正是我心中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点。”市民高先生表示。

大仁遗址公园 供图 西安高新区

为避免“重产轻城”和“重城轻产”现象的出现,西安高新区在丝路科学城规划初期就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都市创新片区、丝路科学城片区、绿色制造片区“三城共进”,把教育、医疗、生活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要素放在项目配套建设的关键,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区域发展全过程,以“城市合伙人”的角色担当,不断丰富丝路科学城生态新城的内涵和定义。

西安市第一医院新院区·高新区人民医院 供图 西安高新区

现今,丝路科学城“六横六纵”、丝路软件城“八横十纵”路网体系逐渐成型,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新院区·高新区人民医院、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等3家综合性医院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中心,共同建立起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医疗体系,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7所高中、17所初中、48所小学、77所幼儿园满足辖区居民的全阶段教育需求;仪址湖公园、大仁遗址公园、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流光公园、中轴公园、氧丘公园等一大批城市公园绿地,高效放大群众公共生活空间;海绵生态城市、分布式能源站、污水处理厂、有轨电车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功能。

通过产业集聚强化城市产业发展的丝路科学城,在增加就业的同时实现人口安居和资源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撑。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已累计引育国家级人才143名,省级人才146名、市级人才5万多名(高层次人才280名)、区级硬科技人才超过1万名,为区内企业积累了优质的人才资源库。服务企业950家、带动就业8400余人,帮扶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2800人次、帮扶失业人员1100人次,新增就业3万人,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万人、124万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增加。

锚定主攻方向、精准发力,以更实举措实现更好发展的西安高新区,在产、城之间统筹兼顾,有机平衡的机制下,将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标签: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