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日记|当好“高速卫士”

来源:腾讯网时间:2023-08-10 15:20:57

55.14公里里程、2个服务区、90座桥梁、66座下穿通道、74个涵洞,这是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沪支队第一大队的沪宁高速公路管辖范围。在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到一线去”专项行动中,我到大队跟班锻炼,在交通执法一线参与现场工作,向从事高速公路执法的同事们学习。从“纸上谈兵”到一线“执法新兵”,这一个月的“知行合一”让我成长了许多。

智慧巡查任重道远

5月31日,我到宁沪支队第一大队报到,被分配到巡查中队,参与桥涵通道隐蔽部位安全隐患排查。


(资料图)

巡查中队的陈飞队长自1996年沪宁高速开通时就参与交通执法工作。他带着我上路熟悉路况及重要点位,拍摄桥梁安全监管现场相关照片,核校桥梁标志牌,爬边坡钻护栏查看排水渠,查桥涵清理垃圾及堆积物。

高速公路上的路面状况一般维持得很好,但是路的下方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有很窄的人行通道,也有被附近居民占用堆放秸秆或者违章停车的机动车通道。陈队长带着我从边坡爬上爬下,要么翻越高速隔离栅,要么蹲身钻过排水渠。他的身手灵活矫健,而我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一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一个“体力活”。

“小伙子,干我们这行累吧?我都在这条路上干了27年了, 50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哪天就爬不动咯!”回去的路上,陈队长的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人力巡查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如何借助现代化科技方法和工具提高巡查效率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然有部分执法队伍已经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高速公路巡查中,长大高速桥梁也建设有健康监测系统,但是高速公路一般基础设施技术状况评估仍然依赖人力巡查和抽检,智慧巡查依然任重道远。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6月7日,我参与了人生中第一次货车超限运输案的办理。

当天上午10点,我和执法中队葛建国队长在仙人山服务区巡逻,发现一辆浙江牌照的大型车辆,有超限嫌疑。葛队长立刻拿出手机执法终端,通过“交通执法守护1.0”系统查到该车未办理大件运输许可证,该车所属公司也没有大件运输资质。

葛队长带着我,向驾驶员出示执法证件亮明身份后,询问情况并制作了笔录。经现场测量,该车总长22.1米,宽3.18米,高4.7米,超过“总长18.1米、宽2.55米、高4米”的外廓尺寸限额标准,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应当予以罚款。

因驾驶员积极配合处理,整改态度良好,本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向他宣传了大件运输相关政策和违法超限行为的危害,对其采取了从轻处罚,并引导违法超限车辆到附近的超限检测站卸载超限货物、消除违法状态。驾驶员感激地说:“感谢你们从轻处理,我一定改正违法行为。”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一个月的角色换位,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交通综合执法“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的内涵。在高速公路执法工作的实践战场里,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扛起“高速卫士”的职责,守护好公众平安出行。

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葛文菲

校对 李海慧

标签: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